我在某乎看到这样一则帖子:
作为一名在上海打拼多年的职场白领,原以为自己会是大学同学中的佼佼者,参加同学聚会才发现,自己早就被同学们遥遥领先。
她们集齐了自己艳羡的所有要素:
稳定的工作;
1—2个房本;
嫁得很近,随时可以回娘家不说,孩子也是公婆帮忙带。
不需要因为工作内卷而苦恼,不用每到年初五就收拾行装准备上班,更不用为了节省几千元的房租而起早贪黑挤地铁……
反观自己,就算在上海月入2万,却依旧被裁员和房租压得喘不过气来,甚至连水果和火锅自由都没能实现。至于扎根,即便是掏空6个钱包也难以实现。
而大学同学们早已人均多套房产,村里一套小洋楼,市里一套。
说实话,身处大城市的我们,见惯了豪宅、贵妇、豪车、灯红酒绿,只是对我们来说,这些更多是不切实际的欲望和憧憬。
而当这些憧憬和向往变成发小、大学同学之后,似乎就变味了。
这种巨大的落差感令人一时间难以接受,有人不禁怀疑自己在大城市奋斗和打拼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就是为了披星戴月挤一趟趟地铁或公交吗?
于是——
有人嘲讽:“这个话题的关键不在于‘大城市’还是‘小城镇’,而是在于‘有钱’还是‘没钱’。”
有人羡慕:“之前返回老家的闺蜜已经结婚生子,购车买房,而自己还住在深圳的廉租房,没日没夜挤地铁,自己这是脑抽了吗?”
有人清醒:“我们所做的每一次决定,都是当时环境条件下的最佳选择。同学们有几代人的积累和传承,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,不过是努力生活想要逆天改命的追梦人罢了。”
扪心自问,放弃国企的工作,成为一只追梦的打工仔,我为自己的魄力感到自豪。但偶尔,我也会羡慕同学们富足而松弛的生活。
当然,抛开上文的一切,重新解读这个故事,这不正是困扰90后的一个世纪难题吗?
年轻人,究竟该留在大城市追梦,还是回小县城生活?
除了见世面,留在大城市的意义是什么?
你知道牛排5分熟好吃,有人一眼就能分别水稻和小麦的区别;科学家可以送火箭上天,农民工知道如何砌墙;城里的小孩见过高楼林立,农村的孩子见过漫天繁星。
所谓世面,不过是世界的一面。
对于留在大城市有什么意义?我一直认为,这是一个误解的问题。因为我们只能选择一条路,那么未选择的路就会成为心头的一颗“朱砂痣”。
回顾我的6年职业生涯,我现在愈发觉得自己对小城市有着深深的误解与恐惧,认为自己的父母按部就班,认为自己的兄长不思进取,不曾见过世界繁华与多彩!
当然,留在小县城的同学们也被各种大城市“996”“007”“加班文化”的职场生态所影响,对大城市中的同龄人报以怜悯和同情:“没钱买房还无法落户,也不知道挤破头去大城市干吗?三十多了还在挤地铁上班,多可怜啊!”
说实话,对于选择离家来到大城市发展,一开始我的父母是非常担忧的。大城市打拼多不容易,没有亲戚和朋友的帮衬,凡事都要靠自己 ,而且物价高、房租贵,每个月的房租都快抵上老家人半个月工资了。
老家多好,距离父母近,有时候中午还能回家蹭饭,房子也不贵,乐得自在。
我怎么都没想到,在老家亲戚眼中,我竟活得如此水深火热。
更令我难过的是,老家亲戚说的,是真的。
当然,大城市也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。先进的医疗设施、道路交通、教育理念、商业思维等等,有限的资源都会优先倾注这里。
与此相比,安逸的小县城,似乎被迫贴上了“躺平”的标签。随着狼性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,更是把小县城打造成了年轻人“不思进取”“逃离北上广深的退路”。
似乎,身处超一线的打工人身上隐隐有光环闪耀。小县城是一种“想回就能回”的存在,但是,事实真的如此吗?
我们所做的每一次选择,都是彼时最好的结果
“家富而留守,家贫而闯四方。”这句话将大城市打工人嘴硬的优越感撕了个粉碎。
这个时代似乎给了大家诸多选择,但是,当初的自己其实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。
“那些讽刺别人不回老家”的人,大概是老家还不够贫困,多少年轻人是因为在老家找不到合适的就业机会,才被迫来到北上广深的呢?
在这个人情时代里,小县城有限的资源或多或少都被牢牢把控在一部分人手中。
没背景的,想依靠自身之力逆天改命,简直犹如登天,最终你可能只是骑着小三轮,月薪两三千的“平凡妇女”。
有一位网友说:从我博士毕业,父母张灯结彩宴请宾客那时开始,我就知道我回不去了!就算回去了,也会被口水淹死。博士毕业,还回到小县城就业,这不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吗?
这不禁令我想到钱钟书先生写的小说《围城》,城里的人想出去,城外的人想进来。我们的一生,或多或少都会羡慕别人的人生。
如果有条件,谁不贪恋小城镇的安逸幸福,享受下班后其乐融融一起吃饭,享受所有事情都有家人出谋划策。
所以,我越来越理解为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火上热搜的老梗“裸辞回老家种田”“裸辞回老家改造旧房子”。
但是,我们都是被时间推着走的过客,根本没有时间遗憾和后悔,甚至你不曾发现,就被下一桩事情推着向前走。
所以,我们根本不必在乎曾经选择了什么。
更重要的是,我们总是喜欢美化当时自己没能选择的路,因为想象总是放大美好。
可是,我们不得不承认,我们只是平凡的个体,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全正确的路。
留在安逸的小城镇,虽然没有住房的压力,但可能丧失更上一层楼的野心;留在快节奏的大城市,拥有各种各样的机会的同时,就需要面对租房、物价、教育的压力。
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,不论我们选择哪一条路,都会丧失另一种生活模式。
但是,这并不代表我们的人生不够精彩。
如何让人生越来越开阔?
不论你选择了什么?你的选择都是超级正确的!
(1)大、小城市放一边,选择自己专业最集中的地方。
你最应该考虑的,不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异,而是自己专业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。
拿曌露举个例子,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,我是一名人力资源从业者,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中我最擅长招聘、培训和企业文化。
人事的逻辑就是平台逻辑——我在100人的企业做培训和在1000人的企业做培训,课程设计方案和授课方式技巧相差不会很多,但是规模越是庞大的公司,需要的综合能力就越强。
人力资源的工作是相近的,但是身价和服务的员工数量呈正相关。
因此,哪里的求职者多,哪里的企业数量多,就是最适合人力资源从业者发展的地方。
所以,先把大城市和小城市放在一边,选择自己专业最集中,发展潜力最大的地方才是硬道理。
在专业发展最优的地方待1年,等于其他地方待5年!
(2)优先选择大城市。
我们都知道,很多企业的CEO都是财务管理或者人力资源管理出身,要想转专业或者拓宽专业,只有大城市能够提供足够的选择和可能。
如果你选择小城市发展,本来就是一些大企业的城市点,比如深圳不少跨境电商大厂的客服部就遍布内陆城市,为什么呢?因为那里的人才价格最优。
选择小城市发展,你很难遇到转岗的机会,也不容易接触到更多可能。
(3)优先选择可能性大、灵活性强的选项。
选择大城市,如果购房压力过大,30岁左右还能退回小城市发展;选择小城市生活,你就很难适应大城市的快节奏了。
因此,选择的时候,多选择那些留有余地的选项。
(4)不断开拓人生的选项。
我们总是坐井观天,纠结在有限的选项里,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在“半斤”和“八两”间的选择,相差无几。
其实,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,来拓宽我们的选项。
当有一天命运的选项到来的时候,你会发现,我们可选的选项真多啊,我们的机会真多呀!
选择的降临已经是一种结果,你只能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,正是你过去的努力积累了当下的选项。
每个人的职业生涯,就是不断与自己沟通和解的过程,每个人都有遗憾和后悔,每个人都有过失和错误。我们太多的问题就是不愿意付出长时间做好职业积累,却期望通过一个好的选项逆天改命。
莫言说:人,来到这世上,总会有许多不如意,也会有许多的不公平,会有许多的失落,也会有许多的羡慕。
或许,我们总是近视,忽略了身边的幸福;
或许,我们总是远视,活在了对别人的仰望中。
参差不齐,才构成了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。
因此,少想过往,多看脚下!
共勉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awk88.cn/29503.html